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数码资讯正文

乘坐西成高铁感受江油西安“咫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04 浏览次数:874

12月6日,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期待已久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笔者因为工作需要,与几个同事幸运地乘坐上了从成都开往西安的D4256次列车,成为西成高铁线上,江油到西安的首批乘客。

临近中午,怀着激动地心情,我们早早前往江油站准备上车去西安。取票,检票,进站,一切顺畅。13点30分,我们到达站台,此时列车还没到站,我们和众多旅客一起在站台翘首以盼。

“车来啦!”“快看车好像来了。”13点32分,站台开始变得热闹,列车如一条炫酷的银色长龙,缓缓驶向我们,稳稳地停驻在江油站点。流线型的车头,纯白色的外壳,高性能的“黄金眼”,“高大上”的颜值非常炫酷、靓丽,令我们眼前一亮,内心欢悦,与此同时,车站的志愿者们还热情地为旅客拍照留影记录这一瞬间。

设施人性化感受舒心服务

13点34分,列车开始运行,从江油站上车的人挺多,两分钟的上车时间显得有点仓促,上车后,大家都在车厢里忙着找自己的位置呢,在“动姐”热情的指引下,我们也赶忙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一两分钟过后,大家坐定,车厢豁然开朗,这时我们才有机会开始感受列车内部人性化的设计。车内座椅按照“2+3”的方式排列,厢体空间比我们先前的想象还要大许多,一点也没有局促的压迫感。

坐在崭新、宽松的座椅上,我们发现座位间距十分充裕,可供乘客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宽松,座椅扶手是活动的,收放自如;两排座椅之间,还有可以放置水杯、零食的活动小桌,临时就餐和办公都很方便;每排座位下面,均有充电插口,可供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车窗比较起其他火车来,可供观光的视野范围大了许多,车窗下方还专门设有较宽、防滑的窗台,可供乘客放置物品;车厢顶部气幕式通风系统,使车内空调出风均衡更自然,人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憋闷。

除此之外,车内卫生设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以及消防瓶、大行李厨等细节设计,一应俱全,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其人性化的服务功能。

“动姐”们着装整洁、举止优雅、言语温柔,是车厢内的一道靓丽风景,望向窗外,沿途的风景也如一幅画卷,随着飞快的车速,快速地舒展在我们眼中。

运行快速领略沿途风景

几分钟后,江油北站“唰”地一下就从眼前晃过去了,真是不可思议的快!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提升,D4256次动车就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自南向北,穿越平地与高山,闪过村庄与田园,穿越梦寐千年的夙愿,从“蜀道难”的历史深处,一头扎进“蜀道快”的现实新篇。列车飞速运行,但我们心里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它是那么平稳和舒适。

正遗憾江油的民居、树木、田园一一从我们的视线消失在无尽的苍茫之中时,一抬头发现车厢内的电视上正播放着江油中华洞天的旅游宣传片,车厢里的旅客的话匣也由此打开了,江油肥肠、诗仙李白、整节车厢都能听到关于江油的话题。

14点04分列车到达剑门关站,14点24分从广元站出发,至此西城客专线上四川境内的站已经走完,我们出川啦!西安更近了!

14点47分列车到达宁强南站,进入陕西境内第一站,在这一站上车的人很少,可是令我们惊讶的是,站台外面只要是地势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站满了观看的群众,直到列车逐渐走出他们的视线,他们都没有离去,一直望着列车的方向。

进入陕西境内,独具特色的陕西风景逐渐进入我们的眼帘,与大山环绕的四川相较,陕西一马平川,看不见一块山包,沿途的民居聚集不似四川分散,建筑风格也各有不同,初见陕西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新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走过汉中站、走过洋县西站,即将到达西安之际,来自李白故里的旅客纷纷有感而发,一起背诵起了当年李白所作的《蜀道难》感慨川陕之路曾经奇骏惊险,如今随着西成客专的开通,川陕之路不再难以凌越。

16点43分,历经3个小时,列车到达西安北站,我们的脚终于在这座既具有历史古城韵味又兼具现代都市繁华的城市落地。一下车,我们就扎进人群,奔向曾经充满遐想与憧憬的古都西安。(范灵知 王蓉芳)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