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市九岭镇庄稼医院,营业员王勇(右)向前来买蔬菜种子的村民介绍新品种。 本报记者 祝惠春摄
在四川绵阳至江油的快速通道沿线两侧,一片片白色的蔬菜大棚映入记者的眼帘。这就是四川绵江产业带新农村示范片,也是江油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
1月30日,记者跟随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陈涛到这里的乡镇送农业技术资料。
在江油市九岭镇景云村的地头上,记者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正在搭建,占地20亩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陈涛告诉记者,九岭镇正在大力推进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达到7609元,高出江油市平均水平37%。农民增收就是得益于蔬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在九岭镇大宝村的皇钦沅农业公司,工人们在热火朝天地修建一片又大又深的水泥菜窖。皇钦沅农业公司是专做蔬菜加工的企业,公司的刘经理告诉记者,节前公司收购了一大批新鲜蔬菜,菜窖急需扩大。据介绍,皇钦沅农业公司生产的脱水蔬菜畅销高原地区,生产的四川泡菜已经打开了苏浙地区的市场。
皇钦沅农业公司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户。以往菜农们着急蔬菜卖不出去,现在家门口就有蔬菜深加工基地,“卖难”的现象没有了,农民收入更是节节高。
在蔬菜大棚里,正在种植金针菇的邓娇告诉记者,她家就在大宝村,每月工资有1500元,“上班就在家门口,挺方便的。”
在九岭镇的中河村,陈涛说,“这个村是蔬菜基地最富的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里有个新品种实验示范中心,实验推广绿色有机蔬菜和新菜,村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很大。
此外,中河村还是江油市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的一个示范点。村民们用剩菜喂猪,猪粪用来生产沼气,沼液用来浇灌菜地。村民黄小英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村是“一亩蔬菜、一口沼气、一圈猪,日子过得很幸福”。